KBK 模块化起重机系统实现灵活衔接不同的制造流程

Demag KBK 模块化起重机系统

手动准备,自动生产

一家门元件制造商在建造全新的铝制部件涂装设备时,刻意采用了由自动输送段和手动预处理构成的组合。  一台悬挂式起重设备则搭起了流程之间的桥梁,并配备了可并行控制的双环链葫芦

Mecklenburg Bauelemente GmbH 是 Rodenberg Türsysteme AG 的 全资子公司,而后者则是一家市场领先的定制入户门专业制造商。 该子公司的工厂位于什未林附近的克拉蒙斯哈根,是德国四个生产驻地中最北部的。 该工厂综合园区于 1992 年开业,专注于根据订单制造定制的门元件,例如门框、半成品和铝制填料。

41579_31_Mecklenburger Bauelelemente
为铝制部件涂装设备的每道工序实现精益求精

 

由于订单数量上升,现有的涂装设备已经长期处于每周 6 天 24 小时满负荷运行状态。 为了减轻设备的负担并进一部提升产能,该业主计划建造第二个涂装车间。 短短九个月内,该驻地就建成了一座新建筑,复杂的生产设备也一并投入使用。

涂装的所有工序都在这个 1600 m² 的车间内完成,从准备到表面加工。 四个喷涂室用于涂覆色粉,烘烤炉与一个自动运行的输送链系统(Power & Free-System)连接,该系统由来自埃斯洛厄的 Sapp Anlagenbau 公司规划和安装。 在生产区之前是一个备有十个浸渗池的订单准备区。 在此,业主刻意选择了手动流程来引导进一步的自动化流程。

Mecklenburger Bauelemente GmbH 的生产主管 Michael Kock 阐述了这个决策的原因:“在我们驻地,所有部件都根据客户的规格进行规划和生产:从 10 平方厘米的配饰件到 1.5 x 3 米大的面板。 我们希望直接加工材料,而不必首先按照尺寸对其进行分类。”

如果采用纯自动化设备,每次都必须预先设定时间、部件浸渗的速度,而每次的预处理过程都不尽相同。 “因此,我们选择采用手动前置作业区,以及手动操作的起重机技术,用于输送至浸渗池中。 基于现有设备的使用经验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该设备已经可靠运行了 17 年。”

集成到工艺流程中

克拉蒙斯哈根的生产流程以高度灵活性而著称。 部件直接从相邻的生产车间根据订单交付到装卸车间,通过条形码记录并手动挂入输送链系统(Power & Free-System)的 60 个小车之一。

Kock 表示: “抵达的元件,无论尺寸如何,将按照订单直接进入运行中的生产流程进行表面加工,及时处理,然后返回进行总装。”

为了搬运这些部件,安装了双轨轨道并带有起升小车的德马格 KBK 起重机模块。基于 KBK 系统的模块化结构,该设备可以完全根据需求量身定制。 采用系统自主的 KBK 吊点在车间结构上实现固定。 一条由 KBK-II-R 型材制成的起重机轨道长 35 m,轨距 3 m,跨越接收处、浸渗池和交付工站至后续物料搬运技术。 凭借轨道型材内集成的滑触线配置,能源供应位于型材内部而受到保护,无需再沿着轨道进行布线。

在该双轨轨道上安设了三个相同规格的行走小车,并对净空高度进行了优化,每个小车配备了两个 LDC-Pro-D 型双环链葫芦。 每个吊钩的载重量:125 kg。 每个双环链葫芦都具有机械同步的链条运动,可精确实现对载重梁的载荷搬运。 由于无需额外的链条偏转装置,该设计解决方案还为链条实现了更长的使用寿命。 两级式环链葫芦具有 4 和 16 m/min 两种起升速度,借此实现了精准的定位以及顺畅的载重梁搬运处理。

41579_1 Mecklenburger_Bauelemente
KBK 悬挂式起重机系统配有同步运行的 LDC-Pro-D 双环链葫芦,为铝制元件的物料搬运提供高效的支持。

 

可精确定位 

基于在一个工作班次内较高的负荷,该环链葫芦按照 FEM 传动机构工作级别 4m 进行设计。 为了长期保护该起重装置,在标准配置下就具有高品质的粉末涂层防锈。 配备了 E22-C 电机的 RF 125 型摩擦轮行走驱动来自于系统化模块,保证了小车在轨道上精确的定位,可选择以 7 或 27 m/min 的速度行走。 流程:操作人员将第一个小车与一根连接在四个吊钩(第 5 页上的图片)上的载重梁精确地移动到输送路段的终端位置,[作为路段走向的收尾。 现在,三个装载了铝制元件的小车可以并排转移到载重梁中。

工作人员接着将该载重梁从轨道提升,将小车行走到四个除油脂池之一的上方,并在那里降下载荷。 随着该浸没过程启动,小车为下一搬运过程准备就绪,在十个单独的浸渍池之一中,将对有待喷涂的铝制产品进行酸洗、漂洗并为随后的颜色涂覆做准备。 在浸渍池中个性化预设的时间到期后,载重梁重新被提升。 通过一个选择开关单独行走每个带两根链条运动的葫芦,并且载重梁被带入一个倾斜位置。

“该过程对顺畅的搬运具有重大意义”,Kock 介绍道。 因为通过葫芦的倾斜位置能在转移至下一个浸渍池之前加速液体的排空。

通过有线式 DST 7 手电门实现对两个双环链葫芦的控制,手电门通过一根悬臂位于沿着浸渍池的走道上,可以在一个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位置进行操作。 可以通过一个选择开关设置单独或联动运行功能(第 4 页上的图片)。 联动运行确保了在葫芦共同运行状态下,四根链条运行的精确定位。

如果某个环链葫芦意外停止,例如由于限位开关响应,第二个葫芦也会立即停止。 在最后一个浸渍池后,第三个小车接受载重梁(第 7 页上的图片)并将其放入输送段中(类似于进入接受工站)。 部件从这里开始进入输送段的自动流程,并最终获得客户希望的涂色(第 2 页上的图片)。 

“在我们的设备启用后,我们计划的吞吐量为每小时 40 至 60 小车,取决于单一的型号尺寸”,Kock 表示。 “通过自动流程和手动搬运的混合作业模式,我们在很短时间内就已经实现了该目标。 用于搬运部件的起重设备大大有助于我们在灵活性和质量方面实现既定的目标。”